总结与规划

当前位置:首页>>总结与规划

2023年度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4-01-02   浏览次数:0

教务处本年度的工作总结主要包括主要成绩、创新举措、其他常规工作、主要经验及存在问题四部分内容。

(一)主要成绩

1、聚焦师范主业,“教师教育+人工智能”特色显著增强。由“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改为“专业招生+大类培养”,师范专业生源质量得以进一步提高。全面推进师范类专业二、三级认证,组织1个专业接受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教育部专家进校考查,2个专业接受省专家进校调研。参与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工作推进明显,接受2期共40名邢台学院交流生到校学习,对邢台学院47个专业建设进行综合评估,两校18个教研室44位教师结成帮扶对子。建成高端、精品以及常规智慧教室共381间,实现全校教学环境智慧教室全面覆盖。主持学校人工智能大厦建设功能设计有序推进。

2、深化内涵建设,“十四五”教学关键指标显著推进。启动2024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推动本科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新增11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总数达到21门(“十四五”目标24门)。拟撤销专业2个,停招专业11个,预计“十四五”结束时专业减至75个(原目标为减至80个)。建设省级主打专业2个,骨干专业13个,优化调整本科专业设置。获批省级教学名师3人,优秀教学团队3个。承办河北省课程思政教学竞赛并获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获第三届河北省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荣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首次荣获优秀组织奖。获河北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荣获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批首批河北省课程思政示范校,新增河北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门。学生获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奖励1214项次,文体竞赛510项次,其中国际级奖励3项次,国家奖励333项次,省级以上奖励1388项次。美育工作推进有力,河北省教育厅专家组给予高度评价。

3、强调质量保障,教学管理手段及能力显著提升。加强本科教学管理制度体系建设,修(新)订制度文件近10项。完成校内巡察及整改工作。组织开展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的自评与自建。加强教学数据中心建设,实现教务管理系统与超星学习通、录播与考勤等系统的数据共享。组织完成学校督导委员会换届。实现在线随时巡课。组织开发招生考试管理、试卷评阅及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系统,完善学校推免信息管理系统,优化档案管理系统,提升考务管理、过程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4、牢守育人初心,服务师生及社会能力稳步提升。突出学生中心理念,提前部署硕士研究生推免和转专业工作。大力改善教学环境,安排考研专用自习室。新建两个普通话专用测试机房,完成普通话水平测试新系统升级。规范工作流程,按时、保质、圆满地完成2023年高考阅卷工作。组织师范生教师资格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大学外语四六级笔试与口语考试、对口升学专业考试、中等职业学校3+4转段考试、2024年省美术与设计类专业统考考务以及阅卷等工作。

(二)创新举措

1、多措并举,大力推进人工智能与本科教学的融合创新。谋划人工智能微专业建设,增设人工智能+教师教育模块课程,首批遴选4门课程。更新课程内容,加入人工智能+教师教育相关章节。强化教学改革,教改项目中单列“人工智能+教师教育”专题。新增“智慧云课堂”特色项目,开启智慧教室常态培训,培育智慧教学课例示范课资源,服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提升人工智能赋能教学评管应用。

2、严格机制,大力推进教学内涵建设过程化管控。建立一流本科专业和一流课程阶段性考核和过程化监控机制,通识选修课动态调整机制。成立工作专班,对已通过第二级认证的14个专业进行师范类专业认证建设情况专项督查,9个师范类专业通过教育部中期考核;督促3个开展第三级认证建设的专业定期汇报建设情况,组织各未申请师范类专业第二级认证的8个专业制定发展和建设规划。组织开展过程化考核方案评优推选。

3、强化管理,大力推进教务管理创新特色建设。举办“高教云沙龙”和“教务微论坛”共10期特色活动,凝聚师生共识,强化思想认同。改版教务处网站,凝炼“为未来培养好老师”“青春师大,教务先行”等部门发展理念,推出“青春广场”“新狮新语”“新狮快评”以及“狮小哒”等特色项目,开通建设教务处微信公众号,为在校生和毕业校友提供更加畅通、便捷的通道。开展智慧教室技术交流面对面活动,定期同教师就智慧教室教学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开展常态化交流探讨。

(三)其他常规工作

1、招生录取。(1)完成2023年本科专业目录设置、招生计划编制以及当年招生章程、招生简章等材料的更新和发布。(2)完成2023年5855名全日制本科生和773名专接本、预科生等其它本科生的招生录取工作,招生总数6628人。(3)组织完成我校2023级新生入学资格复查工作以及新生入学档案整理、归档工作,明确档案管理负责人,进一步规范了档案管理工作。

2、人才培养及专业和课程建设。(1)组织完成2022年度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和质量报告撰写工作;开设应用心理学等四个辅修专业,录取138人。(2)组织校本公共课程修订新版教学大纲。(3)完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及实施有关情况的材料报送。(4)完成教育部关于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应用典型案例申报工作。

3、质量工程项目。获批省级英语教改项目4项,校级教改立项83项,其中31项推荐省级。审核申报教育部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项目60人次。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5项,省级50项。12个项目参加第七届河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获二等奖5项,三等奖7项,最佳创意奖1项。组织2022年度河北省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国防教育专项任务项目结题验收工作。

4、教学运行保障。(1)在教学信息管理平台新搭建成绩提交返回、缓考申请流程、免修免考申请等流程,优化审批流程,极大提高了教务管理效率。(2)进一步规范排课选课工作流程,顺利完成7062门次课程排课任务;新部署教务管理系统服务器,进一步优化调整选课方案,顺利完成46.6万人次选课任务,解决了选课卡顿问题;规范调课工作程序,严格审核调课申请。(3)优化学业预警工作流程,利用教务管理系统助力学风建设。(4)严格执行“凡选必审”,进一步规范教材选用程序,完成8.2万册教材的征订、发放工作,涉及教材共计289种。(5)全力做好教室日常运行和多媒体管理,搭建OA流程,进一步优化真知讲堂、综合楼报告厅以及全校教室的服务功能,为各类教学活动、考试、培训以及讲座报告等做好保障工作。

5、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1)完成本学年教学质量评优和“教学优秀”认定工作,评选教学质量优秀教师245名,职称评审中认定“教学优秀”教师115名。(2)组织开展2023年基层教学组织达标创优工作,推选出7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85个达标基层教学组织。(3)初步完成教学评价相关系列文件的修订工作。(4)每学期开学组织开展期初教学大检查,加强日常教学检查与巡查,提升精细管理水平。

6、学籍学历。(1)完成2023级新生学籍注册,学生证、校徽、学籍卡片、火车票优惠卡发放以及26000余名在校生学年注册和高年级学生证充磁工作。(2)完成2022本科学生转专业和2023级转专业工作方案制定工作。(3)完成2023届毕业生毕业资格与学位资格审核、毕业证学位证发放和网上学历学位注册以及归档工作。(4)完成2023年12月份毕业和学位资格审核工作。(5)清理寄送超期存放毕业生档案。(5)完成2023届毕业生与2024届预毕业生图像采集工作。

7、实践教学及毕业论文。(1)主办各类学科竞赛22项;组织2023年河北省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31所高校的150名学生线上参赛。(2)组织完成教育实习和专业综合实习工作,并报送实习数据。(3)完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阶段性总结并接受省教育厅组织的专家进校现场考查。(4)完成“英才计划”相关工作。(5)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查重、答辩、推优,推选优秀毕业论文119篇,校级优秀论文指导教师119人。(6)完成全国本科毕业论文抽检工作的论文上传和抽检专家信息更新与报送工作,论文7389篇,评审专家1467人。

8、语言文字。(1)完成2022级《普通话》课程教学任务。(2)完成6200名师生参加普通话水平培训测试和证书发放等工作。(3)开展第26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4)组织学生参加全国中华经典诵写讲系列活动。(5)承办河北省2023年地方语委办干部语言文字工作能力提升培训班。(6)参与组织第三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申报工作,并成功获批。

(四)主要经验与存在问题

1、主要经验。(1)必须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加强本科教学的共识建设。党引导下的共识建设是一个队伍、一个单位发展的基础。近一年来,借助于教务处网站改版,进一步凝聚了“党建引领业务,业务融入党建”“教务处要做全校本科教学的发动机与指挥棒”“为未来培养好老师”“青春师大,教务先行”等理念。事实证明,这对于加强团队的凝聚力、瞄准发展重点方向作用明显。(2)必须进一步明确“集中主要精力攻克关键目标”的发展理念。近两年,教务处在国家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以及制度建设、智慧教室建设、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较好成绩,主要与这一点有关。(3)团结是各项事业取得进步的关键。近几年来,教务处在队伍建设方面有了较大发展,最突出的就是全处团结得到进一步加强。全处人员凝心聚力,务实笃行,持续推动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稳步有序开展。

2、存在问题。(1)教务处的主责主业还有待进一步明晰和强化。教务处的主责主业,应该是主导全校本科教学的内涵深化、教学管理优化以及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这一点虽然有所进展,但还需要格外加强。(2)教务处的信息化、数字化以及智能化素养还要得到进一步提升。教务处是提升全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落实部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能力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目标实现。大量教学设备以及数字化的教学资源也需要专门技术人员进行研究和培训。如何提高教务处整体信息化、数字化以及智能化素养,应该成为重点关注问题。